English | 怀念旧版

首页 > 正文

我校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冰雪体能高峰论坛

2018/12/10 08:31:06  点击:[]

  12月7日至9日,首届中国冰雪体能高峰论坛在东北师范大学户外教学基地隆重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能训练分会主办,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东北师范大学户外教学基地承办。本届论坛以“创新与创造——打造中国冰雪体能新理念”为主题,旨为高校推进体能训练的科学化水平,助力2022年北京冬奥会,切实践行“办赛精彩、参赛也要出彩”的战略目标,强化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学科建设,彰显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冰雪运动学科方向发展。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博士生导师陈小平教授,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委员、冬奥会冠军张虹博士,体育科学学会体能训练分会秘书长李丹阳教授,北京体育大学奥林匹克与体育科学教研室主任邱招义教授,奥地利冰壶国家队教练员Boris Seidl,河北省速度滑冰队体能教练员时雨,吉林磐石奥雪莲花集团董事长徐吉,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党政领导班子以及来自全国11个省份、19所院校、单位的158名专家和青年学者参加了论坛。

  开幕式由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副院长刘俊一副教授主持。

  开幕式前,与会嘉宾首先观看了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宣传片。开幕式上,体育科学学会体能训练分会秘书长李丹阳教授致辞,从国家战略角度说明了体能训练的重要性,立足于国内需求,助力了健康中国战略,并高度肯定了本次论坛的层次和水平。随后,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党委书记张铁民教授致欢迎词。张书记介绍了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的发展历程及学科特色,也阐述了此次论坛为高校推进体能训练的科学化水平,带动我国冰雪运动水平的提升,同时祝愿此次论坛圆满成功。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博士生导师陈小平教授以《冬季项目科技备战与体能训练》为主题进行了主题报告。陈教授以近10届冬奥会奖牌榜为切入点,剖析了我国冬季运动项目在冬奥会上存在的不足与短板,从体能训练的视角提出备战冬奥的实施策略及科技服务冬奥的多元路径,为我国备战2022年北京冬奥会提供了战略导向。

 

  论坛邀请了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张虹,奥地利冰壶国家队教练员Boris Seidl,瑞典哥德堡大学运动科学和实物营养学院Stefan Lindinger教授分别作了《国际速度滑冰运动现状分析报告》、《冰壶的科学体能训练》、《高山滑雪的生物力学机制及体能训练、冬季项目运动科学选材》专题报告。

  张虹围绕个人成长历程阐述了当前国际速度滑冰运动发展的趋势,速度滑冰运动员伤病诊断与恢复,并从担任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委员的视角,畅谈了运动员职后发展及后备运动员培养等热点问题。最后,与现场参会人员进行了互动交流。

  Boris Seidl从自身担任国家冰壶队教练员的实际出发,以多年带队和实践经历,阐述了冰壶运动体能训练的重要性,并展示了率领国家队备战冬奥会的训练计划和训练方案,提出了冰壶训练的新理念、新思想和新方法。

  Stefan Lindinger以高山滑雪项目为例,阐述了高山滑雪运动员的科学选材与备战冬奥会的优化策略,提出了高山滑雪项目后备人才的培养方略。

 

  9日上午,论坛组织了实践工作坊内容,由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奥运冠军李坚柔、原国家田径队女子长跑障碍组教练时雨、北京体育大学奥林匹克与体育科学教研室主任邱招义作报告。

  李坚柔以多年职业运动员及教练员的实际经历,结合多次参加世界顶级赛事的经验,阐述了高原训练法对冰雪运动发展的影响。

  时雨以多年执教国家田径队经验,以速度滑冰项目为例,介绍展示了多种前沿的体能训能方法。

  邱招义在东北师范大学户外教学基地滑雪场为参会嘉宾实地讲解滑雪运动的动作技巧,随后参会嘉宾参与体验滑雪运动,感受冰雪运动的魅力。

 

 

 

  本次高峰论坛皆在为体能训练与专项运动相结合把脉,提出了体能训练与冰雪运动协同发展的新方向,同时指出了当前我国体能训练与专项训练脱节是导致我国各项目国家队备战冬奥会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体育学院

2018年12月9日

 

上一条:我校与日本仙台大学签署国际交流协议书
下一条:我院张守伟教授当选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