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怀念旧版

首页 > 正文

我校校报连续刊载了我院名师杨瑞雪同志的先进事迹

2015/05/27 10:53:00  点击:[]

以下文字收集于东师校报

东师名人之杨瑞雪
(1922—1983)
刘长友 姜桂萍 杨威
杨瑞雪,辽宁省沈阳市人,1922年10月5日出生于一个普通教师家庭。中共党员,我国体育界著名的团体操专家,全国政协委员。曾任东北师范大学体育系主任、中国体操协会副主席、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吉林分会副主席。1983年11月3日突然患脑溢血,经抢救无效,于当日晚10时5分逝世,终年61岁。
杨瑞雪,自幼随父亲在沈阳求学。1930年入辽宁省立女子师范附属小学学习。1938年在辽宁省女子师范附属中学毕业后,考入伪满女子师道大学体育系学习。1942年1 2月在该校毕业后,为了求生,她先后在伪满新京第一女子国民高等学校和吉林女子中学任职。1945年5月至1946年12月,在吉林女子中学任教。
1945年“八一五”光复后,八路军和苏联红军解放了吉林地区,杨瑞雪很兴奋,主动接受进步思想的教育,积极响应共产党的号召,创编了一个小歌剧《军与民》,歌颂八路军和老百姓是一家人,并参加了在吉林市举行的文艺演出大会。1946年5月以后,国民党侵占了吉林,当看到满街的吉普车横冲直撞,国民党士兵欺压百姓以及贪污腐化的现象时,她非常气愤,同进步青年张泗洋组织并编排了话剧《群魔乱舞》,讽刺了国民党的腐朽作风。演出之后,学校当局十分不满,解聘了她的工作。1949年8月,她被分配到了东北大学体育系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杨瑞雪全身心地投入了新中国的体育教育事业之中。
1950年晋升为讲师。1956年4月6日加入中国共产党。1960年任吉林体育学院运动二系主任。1963年任吉林师范大学体育系副主任,同年12月晋升为副教授,从此担任起体育系教学领导工作。1978年晋升教授。1983年任东北师范大学体育系系主任、东北师大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杨瑞雪在舞蹈、艺术体操专业上有较高的造诣,曾多次编写舞蹈与艺术体操教材。她编写的《绣球操》、《藤圈操》和《纱巾操》,曾获得1957年至1959年全国艺术体操比赛的冠军和亚军。1958年她参加编写了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艺术体操汇编》;1979年她主持了《日汉体育词典》的编审和终审工作。在30多年从事舞蹈、艺术体操、团体操教学和研究中,在担任体育系领导工作期间,她以极大的热忱、辛勤的劳动为体育系的建设和发展,为我国的体育教育事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自1959年起,她曾多次被评为校系先进模范人物,获得荣誉称号和奖励。1960年至1981年间,她曾先后出席长春市、吉林省和全国文教战线群英会,被评为吉林省优秀教师代表大会代表、吉林省“三八”红旗手。
杨瑞雪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我国的体育事业,为我国团体操的创立与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1959年,在我国第一届全运会上,杨瑞雪主编、排练并亲自指挥演出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具有鲜明的主题思想、完整的结构,富有高度艺术性和民族风格的万人团体操《全民同庆》。1965年,她广泛吸收国内外艺术体操、舞蹈、技巧、武术、音乐、美术、造型方面的精华,结合我国的特点,主编、排练并演出了大型团体操《革命赞歌》,使我国团体操有了突破性的发展。1973年到1975年,她在亚非拉乒乓球友好邀请赛和第三届全运会上先后编导了大型团体操《银球传友谊》和《红旗颂》。在《红旗颂》的创编过程中抵制了“四人帮”的帮派宣传,使我国团体操无论在结构设计,队形编排,还是动作技巧上都有了进一步的创新。1979年第四届全运会上,她又编导大型团体操《新的长征》,生动体现了我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同心同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坚强决心和豪迈气概,为我国团体操朝着现代化、民族化的方向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从我国第一届全运会到第四届全运会及亚非拉乒乓球友好邀请赛,5次大型团体操的创编工作都凝聚了这位女教授的许多心血。
在多次领导创编、排练并演出的过程中,充分显示出杨瑞雪在团体操方面的卓越才华。她领导创编的团体操场面壮观,结构严谨,图案新颖,造形艺术,主题鲜明,达到了高度的思想内容与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使团体操在宣传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大好形势、振奋民族精神、繁荣我国文化体育事业、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贺龙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观看了大型团体操表演后,多次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和亲切的鼓励。1965年第二届全运会上,刘少奇主席、周恩来总理亲自向杨瑞雪颁发了国家体育荣誉奖章。1979年第四届全运会上,她受到了邓小平副主席的亲切接见,国家体委又为她颁发了国家体育荣誉奖章。一个人两次获此殊荣,在我国还是不多见的。
杨瑞雪对团体操项目 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她却从没有过满足。每届全运会结束后大家都想好好休息一下,她却又开始考虑下届团体操应有些什么新的突破,考虑我国团体操今后发展的方向和道路。她尤其注意研究如何使团体操普及到中小学的体育课和课外活动中去,努力探索一条多快好省地开展团体操活动的道路和方法,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使团体操更富有生命力,发挥更大的作用。她又一次抓住了团体操发展的主要问题,表现了她的远见卓识。
杨瑞雪曾多次出国考察,讲学。1973年至1980年间,曾先后作为中国体育代表团成员赴京参加国庆观礼,两次作为副团长率领中国体操代表团赴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学习,考察。多次为西班牙、叙利亚等国来华学习人员讲课,并应邀去伊拉克讲学,为伊方训练、培养了一批团体操专业人员,从而为世界团体操事业的发展,为增进我国与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作出了有益的贡献。
由于杰出的才能和突出的业绩,杨瑞雪于1978年提前被评为教授。同年,被评为吉林省优秀教师,被评为全国第五届政协委员。同时多次受到周恩来和邓小平的接见,并且两次获得国家体委颁发的特殊体育荣誉奖章。
凡熟知杨瑞雪的人都知道,她为党的教育事业鞠躬尽瘁,为我国的体育事业呕心沥血,她的心里只有国家,只有他人,唯独没有自己。
她对工作极端负责,她所承办的事没有一件是有头无尾的。工作起来她常常废寝忘食,甚至走路吃饭也想着。杨瑞雪曾讲过:“对团体操我随时可以进入角色,看文艺节目、看绘画乃至看到街上人的穿着,都爱同团体操联系在一起,琢磨又琢磨,这成了我的职业病。”她不顾自己年龄高、血压高,经常带着药坚持上班,有时甚至整年在外地参加国家的团体操编训工作。年过半百的人多年来难得和家人一起好好过几个节假日,连爱人去北京看她,也没能好好陪一陪,好容易抽出时间看场戏,还因工作不得不中途匆匆离去。
杨瑞雪多年劳累,患有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颈椎骨刺等多种疾病。她的心脏病越来越重,高血压常常带来头晕、头痛和鼻出血。为了工作,她一直隐瞒着真相。有一年去参加全国政协会议,一位同志问她身体怎样,血压多高,她说高压120,低压80。可事实却不是这样,就在这次去北京开会前,在校医院的病历上写着:“低压120,高压180,即将公出带药治疗。”“抽空上趟医院”,“抽空吃点药”,似乎这就是疾病在她心目中的地位。除了发高烧起不了床,她很少因病休息。她的肩颈部有一个瘤子十多年了,大家多次劝她动手术,以免恶化。可她总是说:忙完了这段再去。原来只有指甲大的瘤子已经有鸡蛋大了。可是她忙了一段又一段,总也忙不完。
杨瑞雪关心群众的疾苦,特别关心中青年教师的成长,经常找一些教师谈思想和业务提高。她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系里许多师生有事都愿意找她,甚至有的青年教师连找对象、夫妻吵架等生活上的事,也愿意求助于她。凡是找她帮忙的人,几乎每个人都被她那火一般的热情、慈母般的爱、助人为乐的精神所感动。
1983年夏天,杨瑞雪当选为体育系系主任。说心里话,她本来是不想当的。一方面考虑应该让年轻同志去做,另一方面也感到自己身体、精力有限,准备花些时间把自己在团体操方面积累的经验整理出来,深入研究些问题,写本专著,供后人参考。但她以大局为重,放下了多年渴望的写作计划,毅然接受了组织交给的任务。当了系主任后,她的担子更重了,她太忙了,太累了。她是患脑溢血突然逝世的,这完全是过度劳累的缘故啊!系里还有许多工作等待着她去完成;对1990年将在我国举行的亚运会的团体操表演还有许多新的设想;对我国团体操及教育事业的发展还有许多建议。但人们万万没有想到,就在她踌躇满志,奋力工作的时候,却溘然长逝。我们敬爱的杨瑞雪教授一生为别人操了多少心,可临终却没来得及与自己的亲人说上一句话;她一生为国家作出了那么大的贡献,却连一本专著也没留下。杨瑞雪默默地走了,但她却给我们留下了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忘我的献身精神。
杨瑞雪的追悼大会在学校礼堂隆重举行。那天外面下着大雪,飞舞的雪花和师生胸前佩戴的白花浑然成为一体,汇成了雪的海洋。瑞雪来自大自然,又回归大地,它默默地滋润着沃野和田园。它洁白,顽强,富于奉献,这不正是杨瑞雪精神的化身吗!

上一条:2015届田径专业本科生学士论文答辩会圆满举行
下一条:我院圆满完成了长春市中学生运动会裁判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