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表彰第十五届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成果的决定》(2025年11月14日),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取得重大突破,首次同届获得省社科成果二等奖2项,获奖级别和数量在全省体育领域位居第一。此次获奖不仅是对学院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实力的高度认可,也彰显了学院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吉林全面振兴中的积极贡献。
获奖成果简介:
1.聚焦体育产业发展:破解高质量发展瓶颈的理论探索
范尧、康博舒撰写的《我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要素配置的价值遵循、现实困境与实践指向》从国家经济转型升级和文化强省建设的战略高度,系统分析了体育产业要素配置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该成果深入剖析了当前体育产业在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配置中存在的结构性矛盾,提出了“以创新驱动要素协同、以数字化赋能产业升级、以区域特色构建发展新格局”的解决方案。其研究成果为吉林省优化体育产业布局、培育冰雪经济等特色产业集群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对推动体育产业成为吉林经济增长新动能具有积极意义。
2.关注青少年健康:构建运动乐趣培养的学理框架
柴娇、吴鹏先完成的《我国青少年运动乐趣变化特征分析及其学理性应答》聚焦青少年体育参与这一民生热点,通过实证研究揭示了青少年运动乐趣的阶段性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成果创新性地从心理学、教育学交叉视角提出“运动乐趣三维培养模型”,为破解青少年体育锻炼持续性不足、体质健康下降等问题提供了新思路。该研究不仅为吉林省深化体教融合、推进青少年体育“双减”政策落地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全国青少年体育教育改革贡献了吉林智慧。
此次获奖成果是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长期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术服务社会”办学理念的生动体现。学院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国家体育强国建设和吉林全面振兴战略需求,在体育经济与管理、青少年体育教育等领域形成了特色研究优势。近年来,学院先后承担国家级、省部级课题30余项,多项成果被政府决策采纳,为推动吉林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智力支持。学院将以此次获奖为契机,进一步发挥学科优势,聚焦体育强国建设、健康中国战略等重大议题,持续产出更多具有“中国特色、吉林风格”的高水平成果,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吉林篇章贡献更多体育智慧与力量。
初审|王 镝
复审|徐红旗
终审|杨 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