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内疫情形势变化,按照教育部、省市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和《东北师范大学学生开学返校须知》的相关要求,学院将组织学生“分期分批、错时错峰”返校。为了保证同学们安全顺利来校开启新学期的学习生活,现将相关须知通知如下。
一、开学时间及有关安排
1.学生分批返(入)校。具体批次安排如下:
第一批次:8月28-29日(星期六、星期日)全日制在籍学生。
第二批次:9月1日(星期三)2021级研究生新生。
第三批次:9月3日(星期五)2021级本科生新生。
2.本科生在籍学生8月30日(星期一)正式上课。本科生新生9月6日(星期一)正式上课。
3.根据疫情形势,学校决定军训延期,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二、返(入)校前要求和返校条件
1.返(入)校前学生暑期实际居住县(区)为低风险地区,返(入)校前14天内无任何疫情风险接触史或旅居史,凭“吉祥码”绿码、“行程卡”绿码和到校前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原则上48小时内),经体温检测正常后入校,入校时接受学校统一组织的核酸检测。
2.学生实际居住地所在县(区)有中高风险地区的暂缓返(入)校;学生实际居住地为属地疾控部门排查管控区域的暂缓返(入)校;返(入)校途中需在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或属地疾控部门排查管控区域经转、换乘且无法调整行程的暂缓返(入)校;返校前14天内本人或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有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和属地疾控部门排查管控区域旅居史的,或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有密切接触史的暂不返(入)校。
3.国(境)外返回的学生须按吉林省属地要求完成14天(第一入境点集中隔离)+7天(第二入境点集中隔离)+7天(居家隔离)的管控要求。自我健康观察7天后,持核酸检测阴性报告申请返校。
4.返(入)校前14天内出现发热、咳嗽、咽痛、腹泻、味觉嗅觉减退等症状的,排除新冠肺炎病毒感染且症状消失72小时后方可返校。
5.未按规定时间和批次返校的学生和暂不返校的学生需严格履行请假报备手续,学生提出申请后经学院同意报学生处或研究生院备案。
6.学生返(入)校前3天通过“东师e起战疫”线上程序完成入校信息备案,提交返校申请,经学院审核通过,报研究生院和学生处审批后,方可入校。
三、返校要求
(1)返校前
1.严格遵守返校时间。
原则上,暑期期间学生不提前返校。在接到返校通知后,应按照返校批次和时间规划返校行程,尽早购买来校车(机)票。返(入)校前3天通过“东师e起战疫”线上程序“返校申请”模块提出返校申请,提交到校时间、出发地和来校行程信息,上传“吉祥码”“通信行程卡”等相关材料,辅导员逐条进行审核,各项信息准确无误后完成返校信息备案。
2.持续做好健康监测。
返校前14天内应尽量居家,避免聚集性活动和跨区域流动,坚持科学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不前往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旅行探亲。每天通过“东师e起战疫”线上程序填报个人健康状况和行程轨迹。如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及时向社区(村)和学校报告并到定点医疗机构就诊。
3.积极主动接种疫苗。
推进疫苗接种是构筑免疫屏障、筑牢疫情防控防线的有效办法。未接种新冠疫苗的学生,除接种禁忌症外,应于开学前在属地社区尽快完成疫苗接种。如在开学前未完成第二针疫苗接种的,到校后,学校将根据实际情况集中组织学生完成后续接种。
(二)返程中
1.有效做好个人防护。
随身携带足量的口罩、速干手消毒剂等个人防护用品,来校途中全程佩戴好口罩,避免在人员密集、通风不良的场所逗留,避免与他人近距离接触。合理选择来校交通方式和路线,避免途经(经转、换乘)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或属地疾控部门排查管控区域。
2.时刻保持个人卫生。
在公共交通工具上与同乘者尽量保持距离,减少与其他人员交流。尽量避免直接触摸门把手、电梯按钮等公共设施,接触物品后要及时洗手或用速干手消毒剂等擦拭清洁处理,避免用手触摸口、眼、鼻等部位。
3.密切关注健康状况。
返校途中身体出现发热、干咳、咽痛、流涕、腹泻、乏力、嗅(味)觉减退、肌肉酸痛等症状,应当及时就近就医。在飞机、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以及机场、火车站,应主动配合工作人员进行健康监测、防疫管理等,并及时将有关情况报告学校。同时妥善保存行程票据信息,记录乘车时间和地点等。
(三)返校时
1.进行入校查验。
返(入)校当日,入住体育学院宿舍楼的学生由体育学院东门(宿舍一侧门)进入校园,入住校内的学生由本部校区自由大路校门进入校园。进入校园前,要进行身份核验(身份证、一卡通)、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核验、“吉祥码”核验、“通信行程卡”核验和体温检测、登记返校信息、发放“返校登记卡”,用于凭证出入“院校通道”,体温异常或有其他不适症状者须配合学校工作人员进行现场处置。
2.完成核酸检测。
学校将统一组织返(入)校学生进行核酸检测。完成入校查验后应按照返(入)校指引,进行核酸采样。采样前18小时内,提前完成核酸采样小程序注册登记,录入身份证、联系电话等信息,生成个人核酸采样二维码,在采样处完成采样并领取核酸检测条码。学生应全程佩戴口罩,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离。
3.进行返校登记。
返(入)校报到当日,经入校审核查验通过并完成到校后核酸检测后,在校生需持一卡通刷卡入校,自动调整在校管理状态;新生需到学院迎新工作站报到,通过“东师e起战疫”线上程序进行扫码登记入校。
4.因疫情防控需要,学生家长、亲友不陪同学生进入校园。
新生报到时,校园内将配备服务车转运行李,学生志愿者提供服务保障。新生报到期间,学校在火车站设置报到咨询服务点。
(四)返校后
1.严格遵守管理规定。
返校后一个月内,学校实行“非必要不出校”管理。学生因特殊原因确有出校需要的,需提前申请报学院审核通过并向学校备案。出校学生要做好个人防护,遵守防疫规定,完整记录校外活动的详细时间、地点及出行方式等信息。
2.做好在校健康监测。
在校学习生活期间,每日早午测量体温并通过“东师e起战疫”线上程序上报健康状况,配合做好晚点名,按时归寝、规律作息。保持社交距离,不随意到其他宿舍走动和交流,校内活动地点和人员范围尽可能相对固定,进出宿舍、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食堂等佩戴口罩。
3.科学处置异常状况。
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应立即做好佩戴口罩、开窗通风等防护措施,同时向校医院工作人员和辅导员报告具体情况,保持原地隔离状态,等待工作人员到场处置。学生返校后,若出发地发生疫情,则按照风险地区人员返长工作流程进行处置。
四、其他要求
1.严格遵守各项疫情防控规定,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对于欺报瞒报旅居史、接触史、健康状况和违反防疫要求规定的,将依法依规予以严肃处理。
2.暂不能返校学生要继续做好自身防护和健康监测报告,与辅导员保持联系沟通,等待学校通知。待完全符合防疫政策和返校条件后,经学校审批同意后返校。
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2021年8月25日